中国目前无法拍摄新版《水浒传》,因为全国找不到105个符合要求的男性演员,能够展现出传统男性硬朗形象的已经稀缺。近年来,男性明星的女性化形象看似审美偏差,但本质上是资本和女性消费力觉醒后的一种市场反应。在过去40年里,从日本到韩国,再到中国股票配资开户官网,\"阴柔美\"逐步成为主流审美,资本巧妙地推动这一趋势,以满足女性观众的需求。
20世纪70至80年代,日本经济的快速腾飞让不少女性掌握了可观的经济资源,随之而来的,是女性审美消费的觉醒,男公关俱乐部与牛郎文化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。与男性通过消费女性吸引力不同,女性开始追求美男子,逐渐塑造了新的审美风潮。日本的娱乐公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动向,推出了以木村拓哉为代表的“花美男”形象——这些男性没有硬汉式的棱角,而是凭借精致的五官和阴柔的气质,成功打动了女性观众的心。
展开剩余78%女性为何不再追求肌肉猛男?英国心理学家曾指出,女性对过度的肌肉发达身材接受度远低于男性,施瓦辛格式的身材在很多女性眼中显得过于激烈,甚至带有攻击性。发展心理学也提出,生存压力较大的时期,人们倾向崇尚那些能提供保护的强大身躯,而在经济相对富庶的环境中,阴柔气质更能传递“无攻击性”,进而成为更受欢迎的审美标准。
1996年,木村拓哉代言的口红广告,一度创造了销量纪录,仅在短短几十秒的广告中,就售出了300万支,瞬间验证了“美男经济”的无限潜力。从此,精致、柔美的“中性美”艺人不断涌现,日本的美妆品牌也纷纷进入市场,女性的消费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。
紧接着,台湾娱乐产业紧跟其后,发现花美男模式的巨大市场潜力,便迅速复制成功。2001年,电视剧《流星花园》引领的F4组合横扫两岸三地,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审美观念。值得注意的是,30年前,98版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、鲁智深等硬汉形象才是主流,而唐国强在1987年版《红楼梦》中的“奶油小生”形象,也曾因过于纤弱遭到批评。但在2000年后,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“小鲜肉”迅速取代了以硬汉为代表的传统男性形象,年轻一代逐渐接受了男生也可以打扮、化妆并展现精致的美。
作家冯唐曾指出,《流星花园》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其改变了审美观念,更在于它让中国观众认识到男色的魅力,突破了传统观念:“爱美是无罪的”。
韩国更是将“阴柔美”的审美推向极致。2005年,《王的男人》让李准基凭借其美艳的外表创下票房奇迹,成为新的娱乐偶像,广告代言也随之迅猛增长。韩国资本迅速意识到“易碎感”的男性能激发女性的保护欲,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——粉丝对偶像的消费不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,而是一种“拯救梦想”的情感投资。因此,韩国娱乐产业大规模工业化造星:从镜头测试到整容方案定制,再到表情管理训练,艺人被精心打造为市场需求的“颜值商品”。
粉丝文化中,甚至出现了“泥塑文学”,在粉丝圈中,爱豆被称为“姐姐”,并要求他们保持纤细白净的形象,远离过度的肌肉训练。2014年以后,EXO、TFBOYS等内娱偶像团体的崛起,使得中国娱乐圈进入了“流量时代”,“顶流”和“流量”这些词语应运而生,影视剧也开始围绕这些偶像量身定制,审美价值彻底向“颜值即正义”转变。
2018年,练习生综艺节目中的男性爱豆们开始普遍以浓妆艳抹、纤细身材为标配,传统硬汉形象反而显得格格不入。这种“女强男弱”的情节设定,实际上是资本通过重塑文化模式,打破了传统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安排。女性通过对“弱势男性”的喜爱和支持,借此宣泄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大男子主义的反感和不满。
然而,尽管这些男艺人表面上似乎变得更加女性化、敏感且懂得照顾女性情感,但背后却常常隐藏着私生活混乱、出轨、嫖娼等不尊重女性的行为。他们并非真正渴望成为花美男,而是按照资本设定的剧本,帮助资本通过粉丝的消费推动盈利。
从日本到中国,40年的审美变迁反映出资本在“她经济”中找到的最佳解:通过复制日韩的娱乐模式,采用“阴柔”人设降低风险,快速吸引女性消费者。然而,这也带来了审美的垄断问题:多一点肌肉就被批评为“油腻”,不够精致则被贴上“爹味”的标签,传统的男性魅力和多元化的气质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。
如今股票配资开户官网,明星们往往只能依附于资本设定好的框架,而观众们也逐渐忘记了:审美本应是多元的,而非千篇一律。在资本与网络的双重作用下,我们逐渐接受了对明星形象的单一认知,忘却了每个人都应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审美。
发布于:山东省升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